查看原文
其他

寒露 • 古诗词赏析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于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深秋,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 • 古诗词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寒露 • 古诗词赏析


图片:©网络


本期作者

师兄也、青谷、幽月青痕、白岚、全浩、潇剑


寒露 • 古诗词


《晚秋》               南北朝 · 庾信


凄清临晚景,疏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峰晚更霾。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露下坠,雁高飞》

                    赏析:青谷


“凄清临晚景”,是个大倒装句,开头就摊开了结论:诗人面临晚秋般的凄清人生。接下来,我们的视线在晚秋典型的物景中,像看电影般不停地转移、扩展:看诗人寒阶伫立,四周疏落萧条;看露珠凝聚在地,沾湿了庭院;小旋风自地上刮过,卷起槐树落叶;斜阳送来凉意,傍晚云峰更加阴霾。最后,在一片空虚中,寒雁飞过,仿佛一个个小黑点排列直到消失在远空。庾信晚年写这首诗,把悲凉心绪织进萧瑟秋景,构成了凄清落寞的境界,叫人读来没办法心思不低沉。


秋冷露坠,猛想起这一位南北朝最后的诗人,以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而开唐诗先河的诗人,他留下伤心露色的冷冷诗情、诗意,一露下坠了千年,直到现在,仍在我们非常熟悉和见惯了的文化框架中结晶着凄惨悲愁的命运底色。他让中国人明白,我们从自身立足的寒阶望向四周,“望”也是无望,坠露的无助,落槐的无奈,雁飞远空的无望,无望就是绝望!可怜雁儿,还能在“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时,“秋来南向飞”,而人呢?庾信实际是在说比雁更可怜的人,只能“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一切景语化情语,把人带进了低自尊的阴柔文化传统中。 


但,我们的命运底色就注定凄惨悲愁吗?中国人的文化宿命就必然要像庾信颠沛流离到老死也不得回南方吗?再来看德国人黑塞的另一种人生智慧。他告诉我们:人类不可悲观地看待自己。又告诉我们:命运不在外部,而存在于我们内部。所以,人生的表面,即肉眼看得到的部分,并不太重要。我们认为重要,或称之为悲剧性的,常是琐碎无聊的事情。“信赖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到”。


我们的文化所以“凄凉多怨情”,说明最缺少的不就是对个人自信的信赖吗?看看自然中带羽毛的居民大雁们,在秋凝寒露时,它们遵行自然决定的路线向南迁徙,不管过程中遭遇任何不测,一路鼓翼着、高叫着,只为到达目的。看雁飞,人有自信就能飞!




©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寒露 • 古诗词


《咏红柿子》

                  唐 · 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



《柿子红了》

                  赏析 : 师兄也


寒露,寒凉的露水凝结在深红的柿子上,倒让我想起去年秋季的一个场景。我做火车去安徽南陵,当时窗外秋雨朦朦,就在这满世界的水墨灰暗中,突然出现了一株柿子树,树上柿子成熟,红彤彤的像一只只小小的灯笼。当时成诗一首:


秋雨中过南陵·其一

乌云压山

秋雨人家

于万千灰色的秋色里

浮出一株老柿树

青砖白墙

唯独它深红


在海量的诗词里,我找到了知音,唐朝的刘禹锡也为柿子写了诗。第一、二句写柿子的颜色状态。“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早晨起来,红柿子自带晨光光环,经过了日月星辰的洗礼。柿子安静、饱满、深红,更显可爱;而傍晚时分,夕阳将自己的一份红递与柿子,两红相交,互相扶持,不分伯仲,温暖人心。


第三、四句写延伸开去,写柿子的好处。“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这两句不太好理解,大致的意思是:采了柿子吃了,对身体是很好的,可以保持健康。红红的柿子,的确能引起人的食欲,而且柿子营养丰富,但不宜多吃,柿子里含有大量鞣酸,吃多了容易结石。


于大山里,于秋雨里,于白墙前,一株老柿树,叶片落尽,只有累累红柿子垂在枝上,远观去,便是最最写意的秋意图了。




©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寒露 • 古诗词


《更漏子·秋》

               宋 · 张淑芳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人的痛苦和自我消弥》

                     赏析:全浩


张淑芳,南宋末期杭州人,传后世词仅有三首,我偶然看到,首首绝伦。某个大官(贾某)趁着为皇帝征妃之际,将张美女收为妾,这是她悲剧命运的肇因。秋天是多元的,叶子有红、黄、绿不同色调,所以我觉得秋天相对于其他季节更接近人生。“桐叶落,蓼花残”,自然精神虽然久长,但也有忧愁时——这是因为自然无情还是有情?对古今才子、才女们,或许是因为多情所以善感,人世间的艰辛最能激发人的思想和创造力,悲伤之诗词占文学的大部分。


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主旨是表现人性精神理想的终极,多为峻朗稳健、中正安详气质,而文学则成为古人们流露现实情愫、幽恨离愁的途径。对于人生的艰辛时刻,总会有不同的应对态度,好像早晨听过的钢琴曲,有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的哀怨深切、有李斯特《旅行岁月》的峥嵘有力、有莫扎特奏鸣曲的欣喜豁达。人的痛苦本质上来自于其对生存意义的追寻,即使这种追寻是他们无意识的——也的确很多人就是活在无意识之中所以让痛苦锁住了。或许无论人们是有意识了还是无意识中都会有痛苦吧?“生存意义”非滔天宏愿,而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存在会有至少一个根本的盼望,譬如是复仇、爱情、养育、名利……这些盼望本质上是“联结”——与其他生命的。


人的悲伤、抑郁、颓废、孤僻以及愤怒,其实是因为“失联”,而人多是被动地尝过失联的滋味的——童年家庭阴影。“不教蓬径通”,失去了亲近的人、期待的人、群体的人,还有时代、文化、知识的联结,就会陷入自我否定或封闭之中。而“待到秋来更苦”般的痛楚放大,成为他们一种解决环境现状的潜意识强迫性应对方式。痛到更深却化解了痛,这种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背后,仍然是人通过“联结”而起到的作用,但他们联结的是巨大的黑暗,以至于自我消弭,成为“无我”,甚至有很多文人选择了死亡——我终于有点明白海明威这样的硬汉为什么会自杀。人普遍寻求力量的依靠,“无我”即是让自己融化到宇宙整体存在的一部分之中,那会是至上的力量感。然而,我更希望文学引领人类走向爱、智、悦的“联结”——为承担和转化万物痛苦而抵达秉持正念的“无我”。

      



©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寒露 • 古诗词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 ·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变革》

                   赏析:潇剑


寒露。深秋并无寒意,这个十月注定是心潮澎湃的十月。值逢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群情激昂之心空前渲染。国家强大,民族富强的梦想不单属于某个国度、某个时间段。它是所有人、所有时代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美好愿望。


相比王安石,我们的时代是幸运的,在幸运的时间段幸运的遇到那些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人,共和国才走到了今天,逐步走进繁荣富强。而王安石却是不幸的,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必备的要素一无所有,他失败了,败的一塌糊涂。


这里不得不提及祖国,什么是祖国?

祖祖辈辈薪火流传的地方

试问,有哪一个国度像我们一样

在同一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世代相守

祖国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可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得以保留,相传至今,难道不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为了理想而不段尝试,坚持不懈的人的缘故吗。




©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寒露 • 古诗词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唐 ·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遇见神仙》

                赏析:幽月青痕


月是好月,人是良人,月既有圆缺,人亦分善恶,人世若说是炼丹炉,那人便是炼丹者,丹药的好坏在于炼丹者对于丹道的认识和见解,更重要的是对于火候的掌握。刘禹锡这位大师对于丹道秉承天地之道中正平和,效法心中的圣贤作为为人处世的标榜。官场上参与锐意改革的刘禹锡自然被旧势力视为“异类”,当改革已失败告终,死灰复燃的旧势力自然会对异见者采取打压排挤的手段来排除“异类”。刘禹锡从监察御史被贬,流放到异地为官,也会被当地的官员奚落刁难一番,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但他并没有向混浊的世道低下高贵的头。据传《陋室铭》便写于被贬期间,《陋室铭》能够流传百世,应该是这位晚唐大诗豪做梦也想不到的吧。


刘禹锡在晚唐诗人之中被称为“诗豪”,能够担此称谓想来文章大气磅礴亦或诗词数量甚众,这个就需要走进他所留下的诸多著作中方能窥探一二。《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此首七言律诗写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诗词中有了闲云野鹤般的洒脱“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邀请真仙官”这世间是否有神仙?诗人的心中便有远离尘世喧嚣的洞府,这洞府也是诗人在历经劫难中修得的桃花源。


那么诗人便是神仙。“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望天地之辽阔,想来诗人也会生出功名利禄“犹如虚空华”,想到当初嘴角微扬,一切都在面前的大好景色当中“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红尘之处无一不是道场,你我皆在修行,遇见路过。





©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寒露 • 古诗词


《偈十二首》

                 宋 · 释文准


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

门外在处山,秋风落黄叶。



《沉默更好》

                赏析:白岚


动听的话谁都喜欢,刻薄的话又有谁会中意?大家保持一种沉默,有时反而比大言不惭来得让人思考。


《偈十二首》是简单明了的,几乎是现代人不用翻译也十分明了字面的意思。话说得相当的直白,没有拐弯抹角,两个不同的节气,秋风吹落黄叶。


好多这个时候其他景致仿佛是无话可说的。诗人啊诗人,你怎只见了落叶呢?到了秋天,为什么不能反驳和争论,秋天其实还有居多的美景,不只是掉落叶?


落叶哪有美景的全能意境,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说它萧瑟枯萎迷惘,有人说它丑陋不堪重负。只少数人在落叶里望见自我的过程,美也是滚落与吹散之中的一个角度!


所以我不想说什么了,你也别对我说什么,这样最好,看落叶吧!





©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摄诗文艺店

2020精美日历特价推荐
每时美刻周历2020(木刻濒临动物之美)

国内第一部有关濒临动物的木刻版画艺术台历


识别二维码直接优惠购买





24节气古诗词赏析精彩推荐

点击阅读

立春  •  古诗词赏析   雨水  •  古诗词赏析

谷雨  •  古诗词赏析  清明  •  古诗词赏析

立夏  •  古诗词赏析  小满  •  古诗词赏析

端午  •  古诗词赏析  芒种  •  古诗词赏析

夏至  •  古诗词赏析  小暑  •  古诗词赏析

惊蛰  •  古诗词赏析  大暑  •  古诗词赏析

立秋  •  古诗词赏析  处暑  •  古诗词赏析

白露  •  古诗词赏析  秋分  •  古诗词赏析

寒露  •  古诗词赏析  霜降  •  古诗词赏析

立冬  •  古诗词赏析  小雪  •  古诗词赏析

大雪  •  古诗词赏析  冬至  •  古诗词赏析

小寒  •  古诗词赏析  大寒  •  古诗词赏析


- END -


摄诗被恶意举报,

原创、打赏功能被关闭

大家打赏我们可点击如下小程序,致谢!

⬇️⬇️

版权说明:文章为本号作者原创授权发表

插图来源:美国艺术家Katherine Bradford。

她笔触稚拙的画里,总能看到水、夜空、星光和泳者。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摄影诗歌 我们用文艺对抗生活的平庸与琐碎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古诗词编辑组采编:幽月青痕

2019.10.0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秋分 • 古诗词赏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